LGBTQIAPKD是什么意思?详解LGBTQIAPKD网络用语

LGBTQIAPKD的本质就是不同的恋爱观。恋爱观是人们对于恋爱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在恋爱问题上的表现。就是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是缔结现代文明婚姻的根本条件。恋爱观受人们所处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地位和阶级地位的制约,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并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发展。

LGBTQIAPKD

LGBTQIAPKD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性少数人群简称,政治正确的标签。

L是Lesbian(女同性恋)

指女性对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就是被女性吸引的女性。又称女同、拉拉、百合、蕾丝边、Lesbian、Les、 Girlslove

G是Gay(男同性恋)

指男性对同性产生情感、爱情或性的吸引,即被男性吸引的男性。又称男同、Gay、基佬,古称:龙阳癖,别称龙阳之好、断袖之癖

B是Bisexual(双性恋)

T是Transgender(跨性别)

Transgender“变性人”指的是那些已经通过手术改变了自己原本生理性别的人。而在医学上,无论变性与否,想改变自己生理性别的人,都称之为易性者。易性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故又称变换性别癖或性别转换症,属于性别身份识别障碍。男女都可见,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一种典型(但有点过于简略)的例子像是“男儿身,女儿心”。许多男变性者虽然生理性别是男性,但是觉得自己是女性;而女变性者则刚好相反。

Q是Queer(酷儿)

“酷儿”是所有不符合主流性与性别规范的性少数群体所使用的身份、政治和学术用语。它既是身份标签(性别酷儿),也是一种政治策略(性别酷儿/酷儿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分析概念(酷儿理论)。该词来源于英文的“Queer”,原意是“怪诞、奇怪、(性)变态的”,在过去的英语语境中常被用来侮辱同性恋者、跨性别者等不符合主流性别规范的人群,具有较强的歧视性。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学术界的号召之下,酷儿一词被赋予了新的政治意义:面对主流社会的侮辱,性少数群体不应该感到羞耻,反而应该勇敢的告诉主流异性恋社会:“我们就是Queer,那又怎样呢?”。此后,酷儿一词被性少数群体和学界用来表达对主流性别体制的抗拒和不满。

I是Intersex(双性者)

A是Asexual(无性恋)

目前官方的对无性恋的定义是“感受不到性吸引”。不像有些人(大部分人)会有性幻想甚至会对陌生人(比如明星或者路人甲)产生性冲动,无性恋者不会对他人产生发生性行为的欲望。无性恋群体中的自我定义多种多样,这是因为“无性恋”本身就是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概念。无性恋(asexual)主要分为三大类:无性恋(asexual),半无性恋(demi-asexual),和灰色无性恋(gray-asexual)

P是Pansexual(泛性恋)

泛性恋(Pansexuality)是一种性倾向,通常指一个人能够对多种性别的人感到浪漫情感或性吸引。许多自我认同为非二元性别者的人、性对象或依恋对象为非二元性别者的人和进行非常规性行为的人,都会选择用泛性恋一词来描述自己的身份。

K是Kink(怪癖)

D是Demisexuel(灰色无性恋)

灰色无性恋者并不等同于同性恋者或异性恋者,他们只是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或情感状态没有明确的表述或偏好。与此相似的是,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对某些特定性别或性别认同的偏好,但他们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无性恋者。灰色无性恋是指对性别、性取向和情感没有明确倾向或者没有感觉的人。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它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在过去,人们对同性恋和异性恋的接受程度不同,对于不符合传统性别规范的人,人们可能会持有负面的态度。而灰色无性恋的出现则表明了人们对于这种情况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高。

恋爱观

文章为互联网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者:ChatGPT,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fangxiaofeng.com/wzxs/3806.html

(1)
上一篇 2023年3月24日 下午6:38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下午1: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